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

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

基本情况介绍

 


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2007年启动建设,是苏州大学开放协同发展、创新资源集成、科技成果转化、创新创业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,自2010年1月被认定为“国家大学科技园”后,继续坚持“一园多区、融入地方”的办园特色,形成校园苗圃区(独墅湖校区)、科技创业区(姑苏园区)、创新加速区(吴中园区)、产业区(通安园区)的发展布局载体总面积超8万方,打通了校园科研创新—众创实战演练—孵化器培育—加速器试产—产业化拓展的创新创业全链条特色成果孵化服务通道。多年来,科技园保持真抓实干、砥砺前行,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、推进双创教育、服务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
 

发展历程:

科技园始终秉持品牌建设与发展理念,不断加强自身资质和实力建设。通过构建健全的科技服务体系和卓越的工作成效,获得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。自开园以来,陆续被认定为“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”“苏州市校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”“苏州市大学生创业园”“江苏省互联网众创园”“江苏省省级众创空间”“江苏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”“江苏省三星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”等多项荣誉称号。

近年来,科技园再次迎来辉煌时刻,不仅成功入选科技部评定的“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”名单还荣获“江苏省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”称号,“M+驻这里创意设计产业园”入选苏州市首批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名单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苏州市创业孵化基地绩效评估中,科技园获评全市第一,连续五年获评“A级”。同时,在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估中,也连续五年被评为“优秀(A类)”。此外,科技园还被授予“苏州市就业创业工作特别引领奖”,获评“创业孵化基地优秀代表”荣誉称号,并通过科教创新区“2024年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绩效考核”并获得A类(优秀)资质……充分展示了其在促进创就业方面的卓越贡献。

 

取得成效:

2020年-2024年期间,科技园共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近450家,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88家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,在孵企业申请发明专利900余项,授权发明专利195项;辅导申报科技项目近200项,获得区级以上创业领军人才28人;孵化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超过5000万元;集聚研发人才超过1000人,接纳大学生、研究生就业、实习人数超过800名;每年为地方创造税收超亿元。在提升在孵企业自主创新能力,助推在孵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。

 

创新创业人才培养:

为加速汇聚科技资源、造浓创新创业氛围,科技园积极策划推出“子实品牌”系列双创活动,细分“子实讲堂”“子实沙龙”“子实微课”“子实思享会”等精彩主题,为学校师生及社会企业持续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,实现了从少到全、从有到优的转变。2017年至今,组织策划各类双创活动近140期,服务师生、社会超万人次,受到学校师生、社会各界的一致欢迎。此外,科技园积极协同学校双创教育中心、团委等部门参与进行“挑战杯”“互联网+”“创业江苏”等大赛项目的挖掘、培育和辅导,组织园内企业和创业团队参加各类国家级、省级和市区级创新创业比赛100余次,获得市级以上奖项50项。

未来,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将紧密围绕学校“双一流”建设目标,继续依托学校学科和人才优势,发挥好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创新平台作用,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,深化产学研合作,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,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。